000

Saturday, October 7, 2017

疾病的逆襲

疾病的逆襲


病毒 如同一 只  不可預期的 獸

它微小到不行

力量卻龐大的可以

長駐  在 人體中

不定期的 催殘 怒吼

威脅著  靈魂與生命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17

為什麼我要當活佛

一位藏族少年

他的背景是這樣的

人們告訴他:『森布,你生來就是活佛轉世,你要修煉,變成活佛』

森布:「修煉是條正道沒問題。但我不想當你們所說的活佛。」

他選擇做自己,到美國去,學習嘻哈說唱。

不顧眾人的反對聲浪。

只有我可以定義自己是誰。

唯一支持他的是弟弟庫炎

Sunday, July 16, 2017

G-MESSAGE(惡頻)

G-MESSAGE(惡頻)

手機的讀頻程式如處在磁場 頻率極差的地方

(比如監獄附近,不健康內容的爆力色情影片)

就會呈現鐵灰色或不協調、甚至剌眼的顏色


這種不和平的頻率將會使人身心不安寧

處事內心難以難平靜

以及情緒混亂 容易悲傷 不安 爆燥

因此需增強自己本身的正頻抵擋

Wednesday, July 5, 2017

Tuesday, June 27, 2017

肯恩 小王子 歌德

肯恩寫了張字條給歌德並畫了個超胖的小王子:「 être fort」

拍了拍歌德的肩:「他們只是去了他們的星球,我相信你們的心一樣同在的」

無神論者的歌德接過字條,用沒有起伏的語氣說道:「謝謝」

天真的王子肯恩說:「上面是法文,我只是鼓勵你堅強。雖然我知道我也是個天真的笨蛋,要不是看你跟大衛練到手指天天出血,我才知道所有事情如果不是自己天生擅長,有趣的,更是要下許多苦功。」

肯恩:「你相信琳帝亞跟狸子還存在嗎,即便他們的身體消逝了?」

歌德:「我只知道他們死了,身體支離破碎了,靈魂是什麼我不懂。主的懷抱 佛教的極樂世界,真的有? 我覺得消失最貼切了。或許小王子的星球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吧」

Friday, June 23, 2017

Saturday, June 10, 2017

王子學音樂

艾特大學的熱音社充滿各種人

一位極其瘦高的男孩走進來

有著紅的發亮的中分直髮

全身上下的行頭皆是知名品牌

身上有把一看便知是大廠的電貝斯

這男孩來自法國

這時 歌德正在與大衛討論老鷹樂團

法國人突然的打斷二人談話:「嘿!」

歌德:「請問有什麼事嗎?」

法國人:「能不能教我在三天 到一星期學會電貝斯,錢付多少給你們都可以」

 大衛與歌德楞了幾秒,不知該如何接下一句。


Thursday, June 8, 2017

一家人的JINE對話框

打開JINE對話框

帆兒覺得這是最有溫度的地方

即便家人們都化成灰在塔中為紀念

JINE有一個外掛叫平行時空

能虛擬活著的人的對話

有時會失真就是了

但是

看著會閃動 會回應的話框

總有家人還活著的錯覺

911那一年

除了帆兒

還有五個朋友以這種擬真方式療傷

科技的發展 是傷視力 傷健康

勉強可給心靈些許慰藉

它等同紙製成的給往生者的祝福  但是是延伸

Saturday, June 3, 2017

琳帝亞與山姆


山姆是琳帝亞的弟弟

小了琳帝亞九歲

兒時他們共同的回憶就是一同到山林與草地去尋找昆蟲

爬蟲類是令他們最熱血喜愛的

父母因為經商的關係

所以山姆幾乎是琳帝亞照顧為多

後來琳帝亞意外過世

山姆是告別式哭的最傷心的的其中之一

Saturday, May 13, 2017

靈感-SEEKER

見到最近這本影射恐佈性犯罪的火紅小說的片段

我的驚恐振憾心痛程度

有如我小說TWOG的其中一個片段

大衛見到可怕紅色資訊化演化的昆蟲的噁心反應

******************************************


「What the fuck...」火紅的昆蟲大約八到九公分來長。

有一雙憤怒的雙眼,蟲足從六演化到八

快速從大衛耳邊飛過,大衛感到耳朵與脖子際有稍稍被灼傷的感覺,棕色的頭髮被刀子般的殺氣削下三到五根。

像不懷好意的飛刀一般快速、警示且有威脅性。

見到了這個紅色充滿殺氣的不明生物,大衛立馬明白了它的來頭與可能危險性。

腦中重複女學生的話語:「不可打它,掉到海中自爆是最安全的,最怕的是 我們不犯牠們牠們來攻擊我們!」

手指抖動到幾乎無法按下弦。吉他隨著害怕的身體瘋狂抖動。


大衛強忍心中的害怕,見著火紅的昆蟲往美術學院飛去,深怕下一刻會有什麼大事情發生般。

硬撐著練習演奏著Eagles的『加州旅館』

只是歌詞變成了抖音的繞舌:『What the fuck..what the fuck.... It's a Devil...What the fuck!!』

靈感-歌德

JADE這首歌  我聽了不下20次了

團長Yoshiki 跟我寫的小說TWOG(半成品..)

中的歌德境遇很像

一樣組了一生的理想樂團

一樣二個生命夥伴 ,樂團中的團員發生意外身亡

Yoshiki的心路歷程對於我寫歌德的故事是一個不錯且貼切的養份

都是在美國這個環境

不過歌德的家庭比較溫暖,父母也給予同性戀妹妹很大的支持與鼓勵。有一段歌德的父母對歌德的妹妹極大的鼓勵:『只要她是妳所深愛的人,我們必支持妳』

Yoshiki的痛苦最大的來源

是十歲父親離世那個打擊沒有得到好好的處理與清理

大人們不告訴他這是怎麼一回事或許Yoshiki的媽媽也正在經歷難過與逃避這個階段

但確實這個生命變數是Yoshiki由一個音樂乖孩子變成極有爆發力的搖滾份子的重要因子之一。